入会申请,请点击这儿:立即申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热点新闻
高新区(江海区)出台多项奖励扶持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
文章出处:江门日报   更新时间:2021/5/20 9:49:39
[ 字体:减小 增大 ]

机器转起来,工人忙起来,各项重点项目火热推进,今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的发展动能不断蓄积。1—3月江海区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长7.6%,增速名列全市前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多项指标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表示,这与该区近年来采取超常规举措、以超常规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积极行动分不开。

去年,高新区(江海区)出台“黄金六条”,发布五大奖补工作指引,印发政策汇编,企业、群众面临的多方面问题得以缓解,复工复产火力全开。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该区出台“暖心十条”政策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江过年,“黄金六条”一系列奖补、减免资金逐步兑现……据江海区发改局、经促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该区已兑现各类奖补、减免资金超15亿元。

    真金白银兑现承诺

“六保”任务之一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只有打通产业链微循环,才能带动经济运行的大循环。

去年以来,政策扶持便成为高新区(江海区)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一柄“利器”。

其中,“黄金六条”颇受企业好评,成为企业“及时雨”,从全力支持防疫应急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两方面出发,既包括疫情影响背景下企业高度关注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降低成本等短期措施,也包括抢抓订单、促进消费、强化服务等中长期扶企措施,并将对2020年全年产值、税收较2019年同比均实现增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多条颇具“含金量”的政策,“干货”满满。

“全是实实在在的措施,让企业受惠,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信心。”江门市正路磁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岳表示。信义环保特种玻璃(江门)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了解相关政策后,我们向江海区政府申请了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补贴,经审核通过,缓解了公司的经营压力。”该负责人表示,在江海区经促局等部门的帮助下,补贴申请手续的办理时间也大大缩短,整个申领过程非常顺利。

据江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金六条”出台后,各级复工复产、创业稳岗、产业发展等各类扶持资金也在一一兑现中,2020年以来该区已累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超3.5亿元,落实企业减税降费8.8亿元,扶持企业超600家次。结合大型惠民消费节,该区共落实市、区两级补贴资金超600万元,补贴消费者超4000人次。

与此同时,为更好建立多层次“网格化”工作体系,提升暖企安商服务质量,该区建立了区、街道、村(居)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挂钩联系机制和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建立“一对一”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机制,依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网格化”体系,目前已实现对全区9000多家中小企业服务全覆盖。

此外,为更好促进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江海区经促局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的水平,打通政企对接“最后一公里”,通过政务服务网、“高新区企业家”微信群、政策宣讲会、“江海外贸政策通知群”等渠道,向超过3600家次企业宣传扶持政策,并创新推出江门江海产业园企业服务信息平台,提供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奖补申报、租赁信息、互动交流等多个服务模块,实现对企业全方位、全覆盖的线上咨询服务。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政府的补贴帮我填补了疫情造成的部分资金缺口,也让我有勇气继续渡过难关。”去年疫情期间被迫停止营业一段时间的江海区银泉星之晨光托管中心负责人陆启健在今年3月拿到了一笔一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他告诉记者:“在拿到创业补贴之后,人社部门结合我的情况,告知我还可以申请租金补贴,又进一步帮我解决了难题。”

作为“六稳”“六保”之首,就业一头牵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这也是江海区人社局一直以来重点发力的方向。去年,该局为辖区企业审核办理社保退费1454万元,全年减免社保费约5.3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受影响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共2762.12万元,发放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及疫情等各类补贴4880.34万元。今年1—4月份,江海区人社局已累计支出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资金322.43万元。

“从毕业到江海工作开始,我陆续收到了政府部门给的各项补助约7000元。”去年毕业后扎根到江海区就业的李艳芬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只申请了基层就业补贴,直到江海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告知,她还满足本科生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社保补贴申领条件,并很快帮助其成功申领,这让初入社会的她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

江海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居民个人申请补贴和帮助企业申请政策、跟进项目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个人、企业不了解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针对企业未能知晓政策、职能部门未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江海区人社局通过平台主动筛查对碰出符合申领相关补贴政策的企业和个人,并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向全区共计593家企业和1901名重点就业群体,推送相关就业补贴政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江海区人社局还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去年,该局组织580家企业近6万名员工开展多形式技工技能培训,今年1—4月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5人次,“南粤家政”培训39人次。

据悉,接下来江海区人社局将继续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强化困难群体托底帮扶和创业带动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通过健全职业培训机制,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把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技能提升培训作为重点,全面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预计培训总人数近万。

  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还没等企业关注,政府就把补贴主动‘送上门’。”江门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的行政人员林月英告诉记者,去年至今,江海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主动上门,帮助公司深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对照自身情况申请稳岗就业补贴、疫情防控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接受治疗或医学观察隔离职工工资待遇补贴等补助,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20年至今我们公司已经收到各类补助超629万元,大大缓解了经营压力。公司领导在此期间也讨论出台了降低离职率、不裁员、正常发工资等措施,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源源不断,哪些适用于辖区企业?怎样申请?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出台后,高新区(江海区)后续企业服务也跟上来,江海区发改局印发《企业投资优惠政策措施汇编》,让企业主体熟知政策和红利,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

“我们出台了政策汇编,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汇总在一起,推动企业积极争取申报,确保党委政府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快速落地见效。”江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在46份政策文件中选取了扶持力度最大、最有实质性内容的176条扶持举措,包括鼓励创新、激励投资、降低成本、吸引人才等方面。

暖企措施给辖区企业吃下“定心丸”,暖企走访、为企业加油鼓劲也成为高新区(江海区)领导班子的必修课,除了坚持重点企业挂点联系制度,今年高新区(江海区)各级领导干部还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力度,走访企业调研逾1200家次,重点协调解决企业融资、人员招聘、供水供电、奖补申报、企业员工子女就学等实际问题240条。期间,在江海区发改局牵头下,兑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奖补金额6652万元,兑现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奖励约260万元,兑现企业贷款贴息金额63.41万元,落实小升规奖励资金1541万元。

一系列有力举措显现积极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据悉,今年该区共安排区重点项目138项,总投资111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50亿元。1—4月累计完成投资约61.23亿元,投资完成率37.22%,超过时间进度3.89%,其中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38.03%,超过时间进度4.70%,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46.01%,超过时间进度12.68%。一季度该区共推动21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48.89亿元,规模全市排名第二。


页面版权所有 江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万达广场A座写字楼五楼 电话:0750-3501805 传真:0750-3501806

Copyright (c) 2010.All right reserved. master@jmaefi.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7054536号

网站总访问量: 53829次